看到本文标题的朋友,绝大部分应该是这个反应吧。但我还是要说句客观的话,不曾拥有,不代表没有,当然更不代表以后不会有。一般的答题收益少则几毛,多则几百上千,每次答题几毛钱的人,就想着如何才能提升阅读量,那么阅读量是可控的吗?系统不做推荐,怎么可能获得太多的阅读量。 “粉丝阅读你的内容,你得20倍收益”才是重点。 这就必须说到今日头条加v的问题了,一些刚玩头条不久的朋友,对头条认证的概念有些模糊,你可以这么理解,今日头条内的账号包含了“pc端头条号+手机端微头条号”,头条号可以当作一个文章、视频、图集的发布账号,而手机端的微头条号更像是一个微博。 所以想要获得粉丝,意味着需要获得更多的推荐,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认证。只要在30天内完成自己所申请领域的问题考核,就可以通过考核成为某领域的创作者,只要所申请领域的内容垂直度够高,就可以获得加V,通过考核的作用下图中也写得很清楚,简言之就是头条在考核你的自媒体能力,没通过就好好学习再接再厉,通过了就是“兄弟,以后跟我吃香的,喝辣的”。所以,想通过涨粉继而提高悟空问答的收入,可以从两步走: 1. 头条号发布优质内容(文章、视频、图集),可获得涨粉 2. 手机端经过认证后多发布微头条,微头条跟文章的曝光一样,也是平台给推荐的方式,操作简单,认证后的账号,微头条的推荐会更多,涨粉效率会更高。 之前我就看到过一个75万粉丝的大咖,只发微头条和问答,文章、视频都没有,微头条的阅读量普遍20w+。划重点,头条的算法机制里,最看重的就是垂直,今日头条对创作者垂直的要求超过了其他的自媒体平台。所以当我看到有人说答了几百道题,却连认证都没过的时候,我就有些好奇,还有这么点背的人? 点开了他的主页,发现他明明申请的是职场领域,对历史、生活、三农等多个领域都回答,虽然好像很有知识的样子,可头条不认啊。 而有的更是在百度知道里找答案,直接复制粘贴,这就更没戏了。 所以吧,要做一个事情,认真做的都差不到哪儿去,反倒是投机倒把的人,枉费精力。做得好的问答精英,总是有迹可循的。 看到一些分享自己月入上万的问答达人,你总会发现几个特点: ① 他们总习惯于每天回答3-5道题,如果一个人是这样,可能只是习惯,但多个人是这样,恐怕就是摸索出的规律了,即问答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。 ② 在问题打完的时候都会@自己,这跟微博的原理一样,点击之后是可以打开的,是一种引流关注自己的措施。 ③ 每次回答问题都会配图,一般以3张为主,其中的第一张图都是自己的介绍,营造个人价值嘛,大家懂的。每一个用户的喜好都会被后台记录在案,并通过智能算法为每一个用户定上多个标签,那么当一篇与用户拥有同样标签的文章出现时,这篇文章就很可能得到推荐。 再从我们自媒体人头条号运营者的角度来说,智能推荐算法会对我们的文章进行一个“定制标签”的过程,其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系统将我们的文章与目标用户进行匹配,并在受到匹配的用户目光所及的地方放上我们的文章,这就是智能推荐算法的本质。 我通过兴趣考核的6个问答经验: 1. 优质回答与是否配图没有直接关系,但我还是建议配图,这样可以让答案更加的直观。 2. 我发现被评为优质的回答,都是在阅读量达到800后收到的“任务完成+1通知”,这应该和文章(视频)的推荐是一样的原理,这说明是否有人看你的回答。平台以此来判定你的回答是否有传播借鉴价值。除此之外,我建议大家在手机上答题,因为手机上答题比较便捷,很多问答达人也说手机答题推荐会高一些。很多人实际上是有写作能力的,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。去做自媒体平台呢,平台不给推荐就没有收益,自己也坚持不下去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看完文章的人可以去实操,自媒体平台不应该只是个捞金的趋势,自媒体应该以人为核心,不断输出价值,放大价值 |
Archiver⋅手机版⋅小黑屋⋅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( 蜀ICP备13002521号-1 )|网站地图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